2017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万能素材2017热点人物范文

2017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万能素材2017热点人物范文

同学们想让自己在高考作文中得高分,记得多积累作文素材!那么,2017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话题有哪些?下面高考信息网小编整理的万能素材2017热点人物范文,欢迎借鉴。 

2017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最近微信和QQ上常出现这样的信息:“孩子正在参加评选活动,请大家帮忙给XX号孩子投上宝贵的一票,麻烦大家了。”

  面对此类现象,有人说这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样做有失公平,还有人说这是用媒体谋私利……

  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例文】

  拉选票

  这些天来充斥着我的朋友圈的已经由各种自拍转变为为孩子拉选票了。这样的信息让人不胜其烦,可这样的做法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错。

  首先这种拉选票的做法表现了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及对孩子的鼓励。这种评选活动外人不觉得有什么,可对孩子来说如果获得了好的名次可能就有天大的好处,对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有着不小的益处。

  其次,微信和QQ作为一种社交类软件,为使用者提供社交平台本就是他们的职责。用他们来为自己的孩子拉选票更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情。与其说是用媒体谋私利,倒不如说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你的好友,你的人际关系网也是你的资源,将这些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又有什么错呢?

  再次,拉票这种事古来有之,现在更是不少。除中国以外的各个大国在临近总统大选、首相更新时,那些各党派领导人不是各个都要深入基层群众演讲拉票吗?甚至在你小学时每每迎来班内奖项、职务评选时老师还会给你三分钟让你来为自己拉一拉选票呢。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拉选票这种事更谈不上破坏公平规则。它更能体现人们的人际关系及交友能力,人缘好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更吃香。

  最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看重人际关系的国家,社会交往能力的高低往往是一个人最终成就的量尺。你的社交能力强,你就能拥有不错的职位和待遇。而这种为孩子拉选票的活动就像是一个测量你人际关系的一个媒介。所以为孩子拉票这件事情并没有错。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这拉选票给孩子这一种小事都可以体现,所以为了以后的生活和道路,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吧!

  【简评】

  文章反向立意,思考角度较为独特,说理清晰,值得鼓励。围绕材料拉票现象展开思考,从鼓励孩子、利用资源等角度展现拉票的合理性,思路清楚。对某些问题的分析稍欠深入(如微信等社交软件与媒体的区别)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冠华作文网)

  【拓展阅读】

  别再为孩子进行微信拉票了

  时下,特别流行在微信里给孩子或学校获得某项荣誉拉票。有的家长在自己的朋友圈持续数日发微信为孩子拉票;还有学校为了评比名次要求家长必须为学校微信投票,并让老师监督;甚至,还有的家长因微信投票没完成老师下达的指标,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等等,不一而足。

  为给孩子或学校获得某种莫须有的荣誉,竟然如此弄虚作假、不择手段,这不是在教育、在育人,而是在反教育、负育人。

  人们无论是办教育还是培养孩子,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看学生的实际表现如何,但靠亲友团拉票,这样的假成功就是教孩子追求虚荣。

  其实,为孩子和学校拉票除了与教育目标和本质相违背之外,也与科学的育人方法和规律相违背。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认知特点,施以相适应的育人方法,是培养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规律。不少学校和家长就是不认识这一点,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想让孩子迅速成功,走向辉煌,完成人上人的家长使命。

  像为孩子拉票如此违反教育规律的事在学科教学中也普遍存在,再来看一例。

  语文教育是这些年最热闹、最花哨,也是最时髦的一门学科。但在这花哨、时髦和热闹的表象下,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语文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以笔者最近了解和听到的语文课为例,什么主题语文、情境语文、诗意语文、绿色语文、逻辑语文等,生生把一个语文学科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带来表面的和虚假的繁荣。笔者听课后随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情况后发现,老师对所讲内容云山雾罩不知所云,甚至连关键字词句段的关系和含义都搞不清楚,学生更是不知一堂课下来学到了什么,师生糊糊涂涂,何以成为语文?

  语文学科的规律是什么?就是姓语名文,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目标,以字词句段篇和语言、修辞、逻辑为手段训练学生并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学科。在当下的不少语文课堂上,不仅有许多让学生说大话、空话和假话的引导,在形形色色的语文观指导下,把语文课上成了四不像课,而且还充满了对语文教育规律的粗暴践踏和违背。

  无论是拉票还是语文课上让学生说假大空的话,无论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还是不会字词句段篇的教学,都是对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育人规律的粗暴违背和无知践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违背规律的办教育、抓人才的方式方法,在周围还有不少。尽管我们费了不少力,投入也不断增加,活动一个接一个,经验亦不少,表面上一派繁荣,背后却是教育内涵减少和质量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就是不遵照客观规律办事,甚至对客观规律无视和篡改。如此循环下去,就陷入一个怪圈:越重视、越给钱、越豪华、越热闹,教育质量越不行。为孩子微信拉票之类的行为蠢在何处?就蠢在这里。

  不能像搞运动那样搞教育,也不能像抓行政工作那样抓育人。按照教育自身规律办教育是简单、明白的事情,也是智慧和必需的事情。

  微信拉票,感情压倒公平

  用微信以来,参加过的微信投票,至少十多次有了吧?其中有“最可爱宝宝评选”,有某地“好人”评选,有“房地产二十佳”评选,“最佳音乐剧评选”等,必须老实承认,音乐剧,一部也没看过;房地产,一处工地都没跑过,“最佳教师”,一个都不认识也不了解。了解了又怎样?大部分票选是有候选者介绍的,但是,有必要看吗?参加票选,当然要选朋友让我选的,而不是选真正的最好、最佳。再说,最好、最佳是投票的结果,至少得票占一定的权重。所以候选者介绍基本上是个摆设。所以,微信票选,得票最多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在微信圈覆盖最广的,人缘最好的,或者面子最大的。

  真正的最好、最佳,不一定是得票最多的,这样的票选有意义吗?票选的公平和诚信呢?也许,让我们参加投票,本来就不是为了选出那个真正的最好、最佳。一些行业性、专业性很强的票选,本来就不应该拿到微信圈来投票;但是,在行业、专业范围内评选,可能会出现几种状况:评委们坚持评选标准,尽量按照候选人的实际业绩或事迹来评选,但是仍然要被人质疑,想评上而评不上的人要找评委麻烦;搞一个票选,票选有一定权重,你评不上是你得票太少,这样,评委就不会成为唯一的靶子了,你总不能找投票的人算账吧?因此,真正想搞猫腻的评选,也多了一个掩护,一个障眼法,一件“公开”的外衣。

  既然票选存在那么多缺陷,甚至不公平,我们为什么还要参加投票呢?第一,跟朋友的面子、交情比起来,“公平”可能不是我们的第一需求。伤了友情、交情,就是伤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这是直接的、能感受到的、事先能预计到的损失;“公平”的损害更多是理论上的、间接的,不是直接影响自己生活的;不用过多比较、权衡,我们就会做出“正确”、“有利”的选择。

  票选时考虑公平原则还有一个困难。我考虑公平,但我怎么知道别人考虑不考虑公平?如果我考虑公平、诚信,不盲目参加投票,而别人根本不管这些,我朋友不是吃亏了吗?我朋友少了我这一票,他的竞争对手不是多了一票吗?说不定这样更不公平呢!这样,参加投票就没有伤害公平、诚信的顾虑了,更加心安理得了。所以参加微信票选不能把他人想得太好。我把人家想得好了,我可能吃亏;想要自己不吃亏,先把人家往坏里想;这样自己也不显得比别人更坏,大家彼此彼此。也就是说,微信票选是不鼓励讲公平诚信的。所以,一个相互矛盾的现象就出现了:微信票选的候选者是好的,选出来的人是好的;但微信票选却助长、加剧了不利于公平、诚信的心理和行为。

  如此微信拉选票,要不得

  最近一些微信公众号上评寻萌宝”、“小画家”等等之类的微信评选活动越演越烈,不少活动都是要求参加活动的家长通过向自己的亲友团拉票实现的孩子的高票数。如此民间机构的行为也无可厚非,但是最近位于祖国西部的某个铁路局也在热火朝天的在搞类似活动,并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甚至有些变了味。

  笔者认为:通过微信拉选票搞的评比活动,实际上是某个社会团体为了通过扩大社会对自己的关注度而做的一种营销活动,给孩子们的奖品算起来也比广告费省了很多。至于孩子的作品或者孩子的自身形象、气质有多么优秀,仅仅通过手机的屏幕那几张简单的图片,恐怕投票的人不会有很多了解。给哪个选手投票也不是对所有参赛的人做了综合了解、做出评定之后的理智行动,往往是仅仅因为自己是孩子家长的熟人、朋友、同学而做出的“人情”行为。

  民间机构如此做也就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尚可理解。作为国企的铁路局在货运量持续下滑的基础上,影响全体干部职工收入的情况下,去做这么类似的走秀节目的必要性实在值得商榷。在这个微信推荐栏目里,看不到任何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仅仅能看到人物照片和单位职务,陌生的外局职工如何了解这些人物的工作业绩?除了给自己认识的那个人或者熟人推荐的那个人投票,剩下的那些选手组里,仅仅是因为看某个人好看顺眼而投票吗!实际上这种投票就成了看谁的人脉更广,谁就更容易获得优秀称号。

  如果听之任之的仅仅依靠自己的人脉去获取赞成票也还说得过去,那么更为离谱的是:个别参选的部门负责人为了获得预期中的高票数,指令自己的部下:每人要获取20人的选票,并且要把相关人员投票的截图发到相应的微信群里,来证明职工本人拉选票的工作业绩。否则会面临被考核的危险,且不说这考核会不会真的被执行。单说为了自己能够当寻先进”的可能而去威胁自己的部下,就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或者部门负责人。

  在当前铁路的经营形势下,应当更加关注如何开拓货运市场,如何实施以客补货的战略,抓住春运的大好时机,减少亏损,尽量使职工已经不鼓的钱袋子不再一直瘪下去;应当去关注当前基层干部职工在收入不高情况下的所思所想和生活所面临的困难,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去做的事。

  微信拉票 时髦背后垃圾多

  “微信投票又要开始了,亲们动动手指头……”最近笔者的朋友一打开微信就是幼儿园正在评选“最萌宝宝”的拉票信息,朋友无奈地说,已经好几个人给他发投票链接,还附赠了微信红包,为了让孩子获得“最萌宝宝”的称号家长使出了浑身解数。

  不只是“最萌宝宝”,还有“优秀员工”、“才艺双馨”……随着微信评选活动日益火热,网络拉票之风也愈胜。各种“人情票”、“金钱票”掺杂在投票中。本来好好的一个群众参与评比的形式,要靠其它见不得人的“暗箱操作”,甚至沦为了一种交易的手段,试问这样的评选活动还有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如果是靠弄虚作假的手段来投票,这样的拉票理当叫停。

  评选与拉票是一对孪生兄弟,只要有评选活动,拉票就如影相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地”,网上投票“变得时髦起来,各种评选活动似乎不增加个网上投票的环节就不够“与时俱进”。

  笔者了解到,现在的“网络投票”,投的是“人脉”,投的是“红包”。谁认识的人多,谁发的红包够“厚”,谁拉到的票就多。而如果家里是生活在农村,认识的人少,加上农村落后,很多人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更别说是“微信投票”了,就算本人再优秀也不可能获胜。另一种情况则是,为了亲戚朋友的情面,不得不在工作之余又接受了网络投票的“任务”。为了给亲戚朋友的孩子“拉”到更多的票,也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请帮忙投上一票”的话语。在“人情”的裹挟下,本意是征集民意的“网络投票”,却成了“绑架”意志的“绳索”。

  网络投票的兴盛,也使得许多不法之徒乘虚而入,网上铺天盖地的各类“刷票公司”和“刷票团体”经常主动联系参选者,鼓动他们“花钱买票”或者购置“刷票软件”,一些上钩的花钱者于是在一夜之间迅速增加了票数,票选的公平公正性自然也被“刷”得荡然无存。

  笔者了解到,国外许多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国家,对网络投票采取审慎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避免上述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这应该给国内热衷于举办网络评选活动的集体一些有益的启示。笔者呼吁,倘若从技术上尚难避免各种舞弊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人情投票,莫让自己的手指成为弄虚作假评选的帮凶;更不能给那些不法之徒提供可乘之机。

  变味的微信拉票几时能消停?

  “兄弟姐妹们,考验友情的时候到了,请为8号宝贝投票!”“最后一天倒计时,请亲们为我家宝贝投票!”……如今,继自拍、点赞、晒娃等一系列“党派”之后,“拉票党”又悄然显现于朋友圈之中。一些商业公司的微信公号动辄发起最美宝贝、最美乡镇、最满意银行之类的评选。校园中也开始泛滥这种投票方式,“优秀大学生”、“优秀社团”,甚至一些比赛也要靠朋友圈投票分出高下。

  一开始,用户还饶有兴致地打开,并关注相应公众号,为朋友投票。但伴随着类似消息的刷屏,用户已经不胜其烦。美其名曰:“投票”,看似是一种民主的实力比拼,实则演变成了人脉关系、红包数量的拉票之争。很多人都是碍于情面,不得不去投票。后来随着投票数量要求的增高,还被强制要求继续向外传播、扩散,最终导致用户产生强烈的抵触感。由此,原本是为朋友投票的创新、温情活动,成为与“面膜微商”并列的新型“病毒”。

  这种“伤人伤钱”的拉票战究竟绑架了谁?究竟为何不论是投票活动的主办方还是参赛的受众都如此热衷于这种“拉票战”呢?从主办方的角度来说,办一次比赛,不用场地,不用请专家评委,用一部手机或者电脑电视之类的奖品就可以让参赛者自发地为其增加粉丝,增加流量,免费宣传。这可是“粉丝经济”、“流量变现”的时代,何乐而不为?

  笔者就曾陷入一次“拉票风波”之中,我曾参加某媒体公众号举办的比赛,原定由评委打分评出五件优胜作品。结果揭晓,原本自己已无望,没想到主办方竟说另挑选出五篇优秀作品由用户投票(关注该微信公众号)决出第六位优胜的名额,为期四天。其中有我,于是我群发了微信消息拜托各朋友位投票,并且在15个群里发红包拉票。整个晚上我都在回复消息,一个一个感谢为我投票的朋友,连家人都在到处给我拉票。一个晚上,就透支了红包和精力,再三考虑决定放弃拉票,纵然奖品诱人,但我也看破了主办方的心思,不过是借助我们为其公号进行宣传,实为一种变相营销。

  那么从参赛者的角度,参加这种比赛足不出户,只要拿着手机,动动手指,发点红包甚至用刷票软件就能获得大奖,“名利双收”多划算。笔者曾见过,一位母亲为了给孩子拉票,甚至混进大学的女生宿舍,挨个进宿舍,拿起同学的手机就开始点微信投票。如此看这种拉票之争不过是周瑜打黄盖,而被“绑架”的只是这些碍于面子被迫投票的我们呀。

  另外,依笔者之见,最终受伤的还有主办方和拉票者。如果说这些评选活动是由权威部门发起,微信公号仅是投票平台之一,其投票结果将作为评选结果的参考,还可以理解。但一些公众号动辄就搞评选,也没有评选标准,徒为拉人增粉或其他营利目的,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其实,一轮狂热拉票之后的粉丝数量暴涨之后不久也会被打回原形,那些所谓名利双收的拉票者回过头想一想靠红包和人脉换来的名次其实也没有什么含金量。

  其实,不仅仅是企业和校园中存在这种现象,媒体也有。笔者曾和某媒体公号负责人聊天,他谈到在粉丝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最后也无奈地办了场“拉票”赛吸粉。而效果我们都心知肚明。

  我们处在一个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注意力经济,企业或者媒体公号的宣传需要抢夺受众的眼球。但是,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产品服务的质量,媒体文章的质量和观点才是制胜王道。巧劲用过了,可能会弄巧成拙。就像相声中的逗和捧,捧多了观众觉得假,逗少了观众同样也觉得没意思。我们受困于浮躁庸俗乘虚而入的烦恼,越是这样,我们也越要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越要懂得尊重引领世道人心的重要性。

 

 #p#副标题#e#

2017高考作文素材有哪些人物素材呢?下面高考信息网小编为同学们分享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如下,欢迎阅读!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1】

  齐白石的“三绝”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其傲、其痴、其谦,堪称三绝。

  齐白石傲,傲如古松

  在近代,画而优则仕的人屡见不鲜。但白石先生傲骨一身,耻于从俗。先生壮年时曾教夏午贻的妾学画,夏午贻想好好感谢他,要给他捐个官做做。先生当即画蟹数只并题诗一首:“多足乘潮何处投,草泥乡里合钩留。秋风行出残蒲界,自信无肠一辈羞。”他以甘居草泥乡里的螃蟹自喻,婉言谢绝了夏午贻的美意。先生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警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先生出身农家,早年靠做木工活维持生计,所以常遭人轻视。34岁那年做客胡沁园家中,胡家有位门客丁拔贡擅长治印,先生求他赐印一枚,丁拔贡借口先生的石章磨得不平,再三推辞。先生知道丁拔贡瞧不起自己这个出身寒微的画匠,遂傲然不复再求,回家买了印泥,又拣回石头一担,照着一本借来的《二金蝶堂印谱》,磨了刻,刻了磨,弄得房间里石浆满地,无处落足。先生也许没想到,自己这一傲,竟傲出了个制印高手。

  齐白石痴,痴如顽石

  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夫人素知他痴,也懒得去数落,罚他吃一只大螃蟹了事。

  先生让弟子侍画于侧,常出其不意地考问:“虾背从第几节弯起?”“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牡丹的花蕊与菊花的花蕊有什么区别?”诸如此类怪问题,弄得众弟子往往手足无措。先生却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1950年,先生年近九旬,《人民画报》社请先生赐画和平鸽,先生慨然应允,却又迟迟不动笔,关门弟子娄师白问是何故。先生说:“我以往只画过斑鸠,没画过鸽子,也没有养过鸽子,不好下笔啊!”后来先生专门买来鸽子放养院中,反复揣摩它的一举一动;又到养有鸽子的弟子家观看鸽子,边看边对身边的弟子说:“要记清楚鸽子的尾巴有十二根羽毛。”

  齐白石谦,谦如空谷

  同行相轻,是文人的通病。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非常恭谨,显示了一位大师、一位长者应有的谦逊风范。

  先生作画,师古而不拘古意,主张“下笔要我有我法”,但他对先辈画家的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号青藤)、朱耷(号雪个)和吴昌硕(号老缶)三人,曾赋诗说:“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

  也许正因为先生的谦虚,才使他如海纳百川般吸收前人艺术的精华,从而推陈出新。

  1936年张大千赴北平办画展,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亲往助兴,临走时还买了一幅画,来表达对大千的一片厚意。过了段时间,有人在先生耳边吹风,说张大千太狂妄了,一点儿也瞧不起先生,自诩“大千可以奴视一切”。先生听后,拈须微微一笑,不置一词。不久先生刻了“我奴视一人”的印,弟子问“一人”指谁,先生说:“我就是奴视造谣说‘大千奴视一切’的这个人。”此语一出,谣言便风息浪止了。

  【素材解读】

  先生的傲,使他卓尔不群;先生的痴,使他精益求精;先生的谦,使他博采众家。如果先生没有这人格上的三绝,又怎能成为集诗、书、印、画四绝于一身的巨擘呢?欲立艺者,先立人——这也许是齐白石留给后来者的一点启示。

  适用话题: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胸怀;美德;谦恭;低姿态;艺术与人生;淡泊名利……

  【素材运用示例】

  你可知谦谦如玉的君子的姿态吗?君子的高贵,在于他们总是俯下身子,伸出手,笑问这世间是否需要帮助。俯身的一刹那,君子那温润如玉的素养便如清泉般流出,令这世间,馨香流淌。

  你可知道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集画、书、诗、印四绝于一身的齐白石亦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己。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大师的风范并不在于他强势的外表与斐然的成绩,而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有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圆润晶莹,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发芽,开出饱满的花来,骄傲地绽放着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

#p#副标题#e#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2】

  艺术狂人蔡志忠

  如果有人质疑世界上是否有天才的话,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的人生经历会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可以有的。

  迄今为止,蔡志忠的漫画全球发行超过4000万册,题材涉及古典小说、诸子百家、佛经等。他不但是个漫画家,还是一个出色的动画导演。蔡志忠29岁成立卡通公司,8年内拍了4部电影,其中《老夫子》曾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卡通电影长片奖,多年保持台湾最高票房纪录。1985年,37岁的他名列“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徜徉在功成名就的光环下,蔡志忠颇为惬意和愉悦。但很快,有两件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事儿激发出了他的“狂想”:一次,在家中,蔡志忠接到了台湾大学李嗣涔先生传来的物理十大问题,同时附带了一句:“蔡先生,你不是一直说想‘为后人种下一些树’嘛,就从这里开始好了。”又一次,在香港,蔡志忠参加一个桥牌比赛,其间不经意地抬眼望向远方时,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困惑来:“假如海平面等于零的话,那么窗外的那些空间该怎么处理呢?”

  不得不承认,蔡志忠有着能把自己引导到极度欢快舒畅的超强想象力——思考得多了,慢慢地就生出了别样的心思来:嘿嘿,如果我用漫画的形式把深奥且枯燥的物理知识表达出来的话……

  1998年9月3日,蔡志忠停止一切手头的工作,在家潜心研究起物理来。

  第一年,蔡志忠将此前零零碎碎学到的物理知识在脑海里融会贯通,发挥所有的奇思妙想;第二年,蔡志忠努力钻研牛顿与爱因斯坦的大量学术著作;第三年,蔡志忠选择学习高等微积分,实现了将其变成漫画的梦想;第四年,蔡志忠开始思索空间、质量以及时间的定义问题;第五年……

  就这样,早起晚睡,日读夜思,在远离尘嚣的深居里,蔡志忠用艺术家的无边想象力,尽情地捕捉和创造着神秘的未知和已知的美,享受着跋涉物理学带来的无限乐趣。一晃,十年过去了,2008年4月3日,蔡志忠小心地捧着用东方思想对西方物理进行了新的诠释的感悟结集《东方宇宙》四部曲——《东方宇宙》《时间之歌》《物理天问》《宇宙公式》,公开亮相了。

  “至于研究结果是否站得住脚,还需要留待时间去检验、认证和仲裁。”这是蔡志忠的潜台词。但无论如何,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却是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漫画创作从传统经典文化到未来科学领域的惊人跨越,并且从中收获了无比的愉悦——回首昔日深冬手冻裂出血和酷夏浑身生出痱子而浑然不觉的情形,他不止一次地强调:“之所以要花十年的时间来研究物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求知是人类永远的渴望!因为,‘未知’对我有一股神秘的强烈吸引力!从小我就喜欢站在过去和未来的刹那当下,踩在已知和未知之间的那条线……而跨过未知变成已知的喜悦,是其他人生至乐难以相比的。”

  【素材解读】

  1. 天才与勤奋、天道酬勤。

  2.回到原点,自我挑战。

  3.兴趣和爱好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4.创新。

  5.跨越。

  6.求知。

  7.好奇心与想象力。

  8.勇气。

  ……

  【素材运用示例】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用他大半生的经历告诉世人,回到原点,自我挑战,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4岁画画,15岁成为职业漫画家,可以说,在画画的道路上,蔡志忠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成功后的他并没有自我满足,而是把自己放回原点,从零开始,又挑战起导演和投资人的角色来。他一面刻苦看书自学,一面虚心向他人请教。一个只知道画画的人,正是凭借着回到原点的勇气,拍出了连资深导演也自愧弗如的、获得金马奖最佳卡通电影长片奖,且多年雄踞台湾票房榜首的《老夫子》,完成了自我转变的华丽转身。而也正是回到原点的心态,让他中年后又着迷于物理学的研究。而且写意人生的蔡志忠,花了十年时间,让自己从一位学生做起,一步一步展开对近代物理的研究,1400多万字的《宇宙四部曲》可令多少当世之人汗颜。这就是回到原点的心态,这也是回到原点后的成功。

#p#副标题#e#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3】

  李彦宏:中国的“搜索之王”

  1987年,勤奋、刻苦的李彦宏以阳泉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那时候,中国的氛围较为沉闷,大学毕业进入机关单位,已经是非常好的选择了。在我看来,选择出国是一条自然而然的道路。”

  “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从大三开始,李彦宏心无旁骛,买来托福、GRE等书狂啃,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目标是留学美国,方向锁定在计算机专业。

  1991年,李彦宏再一次挤过了独木桥,收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正值圣诞节,23岁的李彦宏背着行囊,穿云破雾,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一年有6个月飘着雪。在这里,他忍受过夜晚彻骨的冰冷。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忙碌到凌晨两点。在这里,他经历过中国留学生初来乍到的所有困苦。“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挺苦的,但年轻就应该吃苦。”李彦宏这样评价这段经历。

  素材解读

  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成功,必须经过一番努力。李彦宏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上学时的努力。

  适用话题

  吃苦、兴趣、成功、执著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4】

  郎朗:时刻准备着

  曾经,郎朗为自己设想的成名之路是参加比赛。在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少年郎朗对非常看好他的老师格拉夫曼说,自己要努力把所有的成人比赛全部拿下,就像打网球的人拿下大满贯。老师反问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那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你难道还没比够吗?老师提出的建议是:好好学习,学尽可能多的新的曲目,等待机会,总有一天,你能一炮打响。

  郎朗觉得这有点像天方夜谭。而事情竟然真的像老师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了,郎朗当了著名音乐家安德烈·瓦兹的替补,一举成名。

  素材解读

  郎朗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郎朗少年有大志,想的是拿下比赛,而不是在努力中等待机会。而老师对郎朗的启示就是默默地等待成功的机会,机会有时比比赛本身还要重要。但是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准备。如何准备?默默努力,坚信机会定会到来。

  适用话题

  机遇、人生积累、不要总是想着与别人争、坚信自己能发光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5】

  张怡宁:做一个强者

  她把自己的命运定格在乒乓球上,她把自己的豆蔻年华凝结在弧圈打法上,她把花季雨季挥洒在比赛场上。她——就是张怡宁,一个从无名小卒拼搏到奥运冠军的乒乓球运动员。喜欢张怡宁,不是因为她那各色各样的光环,而是喜欢她的勤奋拼搏,心态稳重和宁静淡泊。

  古语有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如果说勤奋拼搏是每位运动员都必须具有的品质,那张怡宁所付出的汗水并不比别人少。五六岁的她便接触乒乓球,从市队到国队,不知道从哪一天起,业余的训练变成了全天的付出。24小时,365天,十余个春秋,光阴被她无数次发球挥拍送走。感觉技术落下了,张怡宁会用午休的时间偷偷地到球场去训练;败给对手了,张怡宁更是不舍得停止训练。她的教练说现在作为球坛“一姐”的张怡宁比以前更勤奋地练习。

  张怡宁常说:“我觉得挫折是一种财富。我不是智者,但我属于强者。智者可以举一反三,有时甚至未卜先知,避免错误,而我却要把所有的错误都犯过之后才知道不能这样走。”

  素材解读

  张怡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种能鼓舞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张怡宁精神正是顺应时代是潮流应运而生的。它是以往精神珍宝的继承和发扬,是溶入亿万人心血的新力作。

  适用话题

  奋发进取、做一个强者、拼搏精神、成功的背后

#p#副标题#e#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6】

  梁羽生:“想”入非非的人

  梁羽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年幼即熟读古文,擅长对联。在广西桂林中学读高中时,喜欢填词弄赋。后因日军侵扰返乡,适逢数位粤籍学者在家乡避难,于是有机会拜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先生为师,接着又结识了敦煌学研究专家饶宗颐先生。

  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国学底子笃实。之后顺利考入岭南大学,大学毕业后在香港《大公报》工作,编辑旗下《新晚报》文学副刊。这份工作一直做到暮年。主业烹文煮字,闲来棋书自乐;晚年随子女定居澳洲,悠然自得,直到归隐道山。他的一生没有起伏,也没有他自己笔下的江湖险恶。

  “书中有侠客,书外无江湖。”很难想象,他这平静的一生是如何写出那些纵横捭阖、回肠荡气的武侠故事的。

  素材解读

  静水亦能深流,平静的人生并不等于没有阅历、没有思想、没有眼光。平静,只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悠然自得的从容,虚心请教的积累,洞若观火的笔触,构造了梁羽生新武侠派的大千世界,使其得以“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适用话题

  专一、人生态度、厚积薄发、以兴趣为师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7】

  不传球的“盘球大师”

  罗纳尔多是当代足球界的标志性人物,因为一次连过5人的长途奔袭,被赞叹为“外星人”。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同样以脚下技术出众而名噪一时,名头甚至一度盖过了当时的罗纳尔多,却在巴西国家队沦为替补队员,他就是德尼尔森。

  德尼尔森刚出道时,脚法精湛,善于在过人时做“踩单车”的假动作迷惑对手,被誉为“盘球大师”。随后,德尼尔森天价转会至西班牙皇家贝蒂斯队,创下了当时的世界转会纪录。

  在大家都认为德尼尔森将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时,他在西班牙赛场上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虽然他在球场上演了赏心悦目的盘球绝技,却少有漂亮的传球,在对方球员的围追堵截下,球总被抢走。在足球场上,他的队友都经常成为观众,观看他一个人的表演。球队也因此遭遇了屡屡的失败。德尼尔森花哨但不实用的“脚下活”也因此成为了笑柄。

  素材解读

  被誉为“盘球大师”的德尼尔森之所以沦为替补队员,是因为他太看重自己,而完全忽视了别人的作用。俗话说,一只巴掌拍不响,孤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再强,毕竟有限,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优势,才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适用话题

  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学会合作、成败有因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8】

  一只巴掌也能拍响

  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拒绝所有人。但也有例外,邻居家那个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

  这天,老人用轮椅推着她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时,老人说着:“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条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张字条贴到墙上: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从那以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甚至在父母不在时,自己扔开拐杖试着走路。

  11岁时,她终于扔掉了拐杖。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惊人的速度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她成了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

  素材解读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人是靠希望而活着的,一个人一旦对前途失去了希望,那么他的生命便会黯然失色。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

  适用话题

  希望、毅力、成功与磨难、挫折的力量、苦难是一种财富

#p#副标题#e#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9】

  周迅:对过去只遗憾没有好好读书

  周迅曾说:“我最想回到上学的时代,那时候我很调皮,老师拿我没办法。不过我现在十分后悔,如果那个时候我好好读书的话,演技肯定会比现在要好,所以我劝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浪费时光。”后来,她去英国补习英语。对此,她表示:“我学英语是为了好多原因,比如出去旅游、拍戏等等,我(认为)没有必要出国发展,因为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处于很好的发展时期,在国内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有些好的影片在国内也能发挥出来的。”

  素材解读

  在这个时代,不管在任何地方,书籍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各种科学的开端。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越亲密,越能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深刻。周迅的话语间透露着她向上努力的精神状态和与书亲密接触的愿望。

  适用话题

  遗憾、读书、成才、反省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呈现NO.10】

  华君武:嬉笑怒骂皆文章——艺坛的标杆

  “就像医生关注的是人的生死病痛一样,漫画家关注的是社会病。”华君武如是说。

  画笔就是他的手术刀,毫不留情地割去患者身上的毒瘤。华君武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漫画创作,这大半个世纪以来的重大事件几乎都能从他的画作中找到对应。

  华君武的漫画,早年长于政治时事漫画,富有战斗性,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后期以讽刺画为主,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种种丑陋、落后的现象。其作品构思巧妙,入木三分,富有幽默感。

  既然动刀子,就有危险性,在华老身上就蕴藏着太多荡气回肠的故事。无论是40年代因讽刺蒋介石上了国统区暗杀的黑名单,还是“文革”中被批成“反党大阴谋家”,华君武和他的漫画都挺过了历史的血雨腥风。其漫画体现着作者刚正不阿和嫉恶如仇的品质,无情地暴露了社会丑恶现象和人生弊端。

  “华老的漫画爱憎分明,尖锐,幽默,入木三分。一幅幅漫画,犹如一块块坚硬的石头,扔出去砸得狠,使人看了解气,得到满足。”漫画理论家毕克官曾在一篇文章中如是说。

  素材解读

  人到无求品自高,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才能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华君武的漫画,似匕首,似投枪,一针见血,震撼人心,艺术卓尔不群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华君武有一双洞烛是非忠奸的火眼金睛,又有救国救民的火热心肠。

  适用话题

 

  境界、赤子之心、作品与人品、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相关内容